九游娱乐-比赛中出现的精妙配合赢得掌声

admin 4个月前 (08-15) 阅读数 37 #九游娱乐

  遂宁川剧比赛中出现的精妙配合赢得掌声:掌声过后的冷思考

  ●本报记者 杨俊

  8月22日,四川省第三届青年川剧演员比赛在我市落下帷幕。

  短短五天时间,17支踊跃参赛的省市院团,数百名青年演员的精湛技艺,云集而至的万余名全省戏迷,如潮汹涌的赞誉好评……让早已淡出人们视线的川剧,一夜间再度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艺术的盛会”“艺术的盛宴”的高度评价,让川剧这门古老的艺术绽放出了夺目的光芒。

  然而,当曲终人散一切归于常态时我们发现,遂宁川剧的生存现状无非目前看到的这样绚丽多彩,关于遂宁川剧未来的发展,更有许多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遂宁川剧困难重重苦寻振兴之路

  2015年夏,一个好消息让市川剧团狠狠地骄傲了一回比赛中出现的精妙配合赢得掌声:学员杨莎莎以优异成绩考入了中国最高戏曲学府——中国戏曲学院表演系,成为遂宁建市30年来考入“中戏”的第一人!

比赛中出现的精妙配合赢得掌声

  然而,短短半年之后,一个坏消息让市川剧团无比沮丧:在中国戏曲学院毕业后,杨莎莎将到四川省川剧院工作!

  辛苦培养十年,刚刚迎风盛放的一朵艺术小花,就这样被“移植”到了他人的庭院内!

  “没编制、待遇差、舞台太小,是九游娱乐我们留不住人才,造成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市川剧团团长刘德君无奈地说,从上世纪末的四川省著名生角、国家一级演员但志生,著名青衣旦、梅花奖获得者蒋淑梅,到新世纪的四川省首届青年川剧演员大赛一等奖获得者、武生演员方榆,第二届青年川剧演员大赛一等奖获得者陶虹,第一、二届青年川剧演员比赛三等奖获得者蒋欢等等,一个个遂宁培养的优秀青年演员先后被其他兄弟市州专业院团挖走,造成了目前市川剧团演员队伍青黄不接的尴尬现状。

  一名合格的演员,从发现苗子到培养成才,至少需要十年以上的时间,其中投入的经费、精力是无法用数字来衡量的。正当他们即将或正在舞台上绽放炫目光芒时,却被其他院团采摘收获,这给市川剧团造成的损失、以及士气的打击都是巨大的。

  市川剧团面临的困境远非人才流失这一项。近二十年来,由于川剧市场的萎缩、经费的短缺,该团办公经费、剧目创作排练、服装道具及灯光、音响器材购置经费等,每年缺口都很大。同时,服装道具陈旧,剧目生产条件较差,仅有的一个面积约700平方米、共282个座位的剧场,舞台设计极不规范,设施设备无法满足大型剧目的排练和演出。作为一个专业院团,制约市川剧团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还在主创人员的严重残缺,无编剧、导演、舞美、灯光、音响等专业人员,2015年排演大型现代川剧《燕归》时,从编剧、导演、音乐设计、音乐制作、舞美、灯光设计到舞美装置,全靠“外援”加盟。

  刘德君告诉《巴蜀周末》记者,2007年4月,在中共四川省委办公厅、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的《省振兴川剧领导小组、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关于进一步振兴川剧的意见》中,遂宁市被列为了四川省振兴川剧的重点地区之一。有着140年历史的遂宁川剧,也正在困境中苦苦坚持,并寻找着一条振兴之路!

  政府扶持从政策到经费不遗余力

  川剧是凝聚了巴蜀儿女祖祖辈辈繁衍生息的文明智慧,是四川文化独具特色的基因和血脉,是最具四川特色的文化名片,它更是萦绕在每一个四川人心灵深处的乡音、乡愁和乡韵。

  振兴川剧,是四川人义不容辞的职责和任务。

  “为落实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四川省政府《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实施意见》,近年来,我市对川剧艺术的支持力度是前所未有的。”遂宁市文广新局局长勾中进说,从政策到资金到人才培养,都有实实在在的具体举措。

  近年来,市川剧团的发展被纳入了遂宁文化发展的大格局规划中,在去年和今年两年内,我市先后投入近240万元用于市川剧团的整个剧场翻新装修、新增专用变压器和公益电影院改造,每年以购买文化服务的方式逐年增加市川剧团的人头经费问题,2016年达到350万元,年递增率近20%。同时,积极帮助其申请项目资金,制定相关奖励政策,组织对外交流演出,在对该团演职员的职称评定、后备人才的培养,以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川剧传习展示基地的挂牌,四川省第三届青年川剧演员比赛的主办等,都是推动遂宁川剧传承、发展的具体举措。

  我市对川剧的扶持,最终体现在“三个保证”上:保证人才队伍的培养,让川剧艺术得以传承发展;保证剧团经费,稳定演职员队伍;保证不断有新作品出现和经常性演出。

  “川剧的振兴和弘扬,单靠政府扶持以维持现状是不行的。”勾中进强调,要增强川剧艺术的生命力和核心竞争力,还在于要在保持传统特色文化内涵和核心文化元素的同时,在表现形式、承载内容上赋予更多的时代特色,要走创新发展之路,要走市场之路,要实现“输血式”到“造血式”的自身转变。

比赛中出现的精妙配合赢得掌声

  诞生于晚清的川剧艺术,在200年后信息海量、文化多元、娱乐多样的今天,应该闯出一条怎样的“生路”比赛中出现的精妙配合赢得掌声

  走市场之路创新发展才是根本之道

  从上世纪末,川剧日渐式微的趋势已显现无遗。在位于镇江寺的剧场内,除了屈指可数的几个老戏迷,已很少有人再愿意买票入场听鼓乐的铿锵婉转的唱曲。也就是从那时起,市川剧团开始在演艺市场中摸爬滚打,试图闯出一条全新的发展之路。

  这样的尝试也让他们收获到了可喜的成果。从成都石羊场到武侯祠到峨眉山到重庆湖广会馆的长期驻场演出,再到近年来远赴韩国、比利时等国进行商业演出,《变脸·吐火》《滚灯》《茶艺》《手影》《川剧集锦》……一个个原汁原味特色鲜明的川剧精品节目,赢得了中外观众和游客的认可和称赞,也打破了市场的坚冰。尤其是近年来的对外文化交流演出中,遂宁川剧的脚步更是遍及欧亚非各大洲的数十个国家和地区,赢得了越来越多的赞誉好评和高度关注。2012年7月,市川剧团荣获了2012年度中国文化产业金鼎奖·十佳文化产业非遗产品示范机构称号。

  事实再次证明,民族的即是世界的。独具四川特色的川剧,在世界的面前是充满惊奇和惊艳的。

  当然,于四川这片土地上孕育、繁衍的川剧艺术,无论何时都不能忘却眼前的乡土和观众。刘德君告诉记者,目前市川剧团正在制定一系列雄心勃勃的创作和演出计划:

  受成都四川职业艺术学院的邀请,市川剧团将与他们合作打造一台新编剧《诗酒太白》。这部已获国家艺术基金支持、总投资达500万元的大型戏剧,将由四川职业艺术学院和遂宁市文广新局联合出品,届时将在全省巡演,并冲击国家级艺术大奖;

  继2015年成功创作大型现代川剧《燕归》之后,今年市川剧团与船山区积极合作,联合打造的以环保为主题的大型现代戏《蓝天怒色》正在紧锣密鼓的准备中,这与我市发展绿色经济强市的理念相吻合。一台接一台的大戏,为我市观众提供着源源不断的高品质精神食粮;

  川剧进校园、文化下基层、对外文化交流演出……在市川剧团的日程上,一项项演出正将川剧艺术之芳香,传得更远、更久!